首页 资讯 正文

湖南江华:复合种植结硕果 龙头兜底助增收

体育正文 267 0

湖南江华:复合种植结硕果 龙头兜底助增收

湖南江华:复合种植结硕果 龙头兜底助增收

央广网永州6月25日消息(记者 黄珂岚 通讯员 蓝玉春 熊洋)盛夏时节,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(jiānghuáyáozúzìzhìxiàn)大豆玉米复合种植(zhòngzhí)模式(móshì)下的玉米迎来丰收季。与此同时,当地(dāngdì)龙头农业企业积极作为,开展玉米保底回收,让种植户们吃下“定心丸”,切实实现(shíxiàn)增产增收,推动农业产业蓬勃发展。 “籽粒(zǐlì)玉米+鲜食玉米”复合种植迎丰收(fēngshōu)(央广网发 熊洋 摄) 农户将采摘的玉米进行装袋(央广网发 蓝玉春 摄(shè)) 在江华县(jiānghuáxiàn)涔天河镇鹧鸪(zhègū)坝村,湖南省(húnánshěng)首批“大豆玉米双复合(fùhé)双循环种植模式(móshì)”重点示范点正展现勃勃生机。这里创新采用“双复合种植模式”,300余亩甜糯玉米与籽粒玉米错落生长,形成独特的田间景观。工人们穿梭于郁郁葱葱的植株间,忙碌地采收(cǎishōu)着成熟饱满的甜糯玉米。该基地通过“籽粒玉米+鲜食玉米”“黄豆+毛豆”的两季轮作模式,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。 湖南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博士、二级研究员陈志辉介绍说:“今年全省(quánshěng)共有五个试点,江华是最重要的一个(yígè)示范基地(jīdì),也是全省面积最大的一个基地。农作物口感非常好,产量也超过了预期目标,在全省起到一个可复制可示范的模式(móshì)。” 湖南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专家指导(zhǐdǎo)复合种植(央广网发 蓝玉春 摄(shè)) 同时,作为江华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(hé)绿色种养循环农业(nóngyè)发展示范(shìfàn)基地,这里构建起“玉米秸秆—养牛场—粪便有机肥—玉米”的完整循环链条,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。 该基地负责人、江华恩泉(ēnquán)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仝晓绯(fēi)表示:“玉米大豆套种的循环,还有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种养循环,通过(tōngguò)这样双循环双复合的模式,亩产值由原来的1500元提升(tíshēng)到了4000元。这个模式的成功实施,对我们农业绿色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。” 加工生产线(央广网发 熊洋(xióngyáng) 摄) 采收下来的甜糯玉米,第一(dìyī)时间便会运往江华日日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。走进生产(shēngchǎn)车间(chējiān)(chējiān),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,自动化(zìdònghuà)生产线正高速运转。玉米经过去叶、修整、筛选等工序后,被送入深加工车间,依次完成清洗、杀青、冷却、真空包装、蒸煮等环节。先进的生产设备与科学的工艺流程,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(xiàolǜ),更确保了产品品质的稳定。 江华日日兴生物科技(shēngwùkējì)有限公司生产主管赖永久介绍,“新鲜玉米到达工厂(gōngchǎng)后,要经过机械加工、机械筛选,最后由(yóu)人工挑选,保证大家吃到最优质的产品。” 江华日日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熙良说(shuō):“玉米从基地拉回来以后,当天(dàngtiān)就会加工完毕,随即包装好发货到广东,销往粤港澳及(jí)东南亚国家和地区。每周销量大概是100吨。” 江华日日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(yījiā)集蔬菜种植、加工、出口于一体的省级农业(nóngyè)产业化龙头企业。2024年,日日兴聚焦鲜食玉米单品,开设了4条玉米加工生产线(shēngchǎnxiàn)。今年(jīnnián)更是新增了一条深加工生产线,每小时可加工4.5吨成品,日加工能力达36吨。 为(wèi)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,公司采用“统一供种+保底回收”模式,与全县种植大户(dàhù)签订(qiāndìng)合作协议,今年发展鲜食玉米(yùmǐ)种植面积12000亩。朱熙良表示:“种子是公司免费提供给种植大户,并且全部包回购。我们把鲜食玉米推广(tuīguǎng)以后,计划未来三年发展规模达到5万亩,需要许多村民参与,对村民增收是相当有帮助的。” 更(gèng)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(xiāofèizhě)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(píngtái)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(guīshǔ)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(bùdé)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湖南江华:复合种植结硕果 龙头兜底助增收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